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室团队导航 - 病理中心
相关导航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220 中文
  • 4 外文
年代
  • 任何
  • 7 2021
  • 13 2020
  • 23 2019
  • 28 2018
  • 16 2017
  • 26 2016
  • 9 2015
  • 10 2014
  • 8 2013
  • 12 2012
  • 7 2011
  • 8 2010
  • 47 2000-2009
  • 10 1990-1999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191 中文期刊
  • 20 中文会议论文
  • 9 中文专利
  • 4 外文期刊
  • 更多
按重要期刊分组
  • 任何
  • 156 国内统计源期刊
  • 9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84 国内核心期刊
  • 80 CA化学文摘(美)
  • 56 文摘杂志(俄)
  • 更多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1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1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7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7 中华病理学杂志
  • 更多
科室简介: 成果数量:22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力量的学科,实力雄厚,具有发展后劲。每年完成常规病理诊断近3万例,诊断例数在上海市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诊断水平居于上海市病理界先进行列。在上海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查中,连续多年获得最高分,在2006年医院管理年检查中获得满分,2006—2008... [详细]

本科室知名学者:
本科室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发明人: 诸葛萦,倪焕尔,王钰婕,李林,王俊珊,汪芳,高峰

申请人: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请号: 201810058488.1

申请日期: 2018.01.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消融术联合脂质体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进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第二步:手术后即刻为患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阿霉素脂质体药液。本发明还提供阿霉素脂质体的一种新用途。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杀死射频消融后残存的电传导细胞,能够有效降低房颤消融术后 ...

作者: 孙禾,路光中,李强,周新,张杏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8 第36卷 第4期 P248-249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肺下叶背段;猫爪;医院住院

摘要: 患者女,60岁,因"发热1个月"收治入院。患者于2015年9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发热,最高体温达40.2 ℃,伴有咳嗽、头晕;无寒战;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无咳痰、咳血、胸闷、气促、胸痛、心悸等不适。至当地医院住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7.4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20,嗜 ...

作者: 宋方彬,张建兵,李善宝,吴珺艺,王晔,秦钧,金涛,徐军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 第33卷 第4期 P305-308

关键词: 乳腺肿瘤;预后;内分泌治疗;分子分型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5年内分泌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筛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辅助治疗达5年,共327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和Log-rank检验比较,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4例(10.4% ...

作者: 李朝军,金琳,高峰,李万斌,李春晓,王枫,罗向红,杜联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超室)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第1期 P23-27

关键词: 超声造影;脑梗死;斑块,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白细胞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初步探讨其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脑梗死组,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优选斑块行CEUS,脱机定量分析斑块峰值强度(T IC-P) ...

作者: 李朝军,白云,李万斌,高峰,匡祎,杜联芳,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心动图室)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关键词: 超声检查;造影剂;斑块,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首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62例(LAAS组),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性别匹配,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史的动脉硬化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循环血白细胞指标与颈动脉斑块CEUS定量参数 ...

作者: 顾继英,张会萍,高峰,刘阳,李凡,白敏,张雪梅,袁琳,杜联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

关键词: 超声检查;甲状腺肿瘤;受体;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造影剂;靶向;血管生成

摘要: 目的评估靶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超声造影剂对裸鼠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血管生成的超声分子成像效果,并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素一亲和素桥接法构建靶向PDGFRα的超声造影剂,空白微泡作为对照组。分别将正常PTC细胞株(BCPAP)( ...

作者: 李鑫,杜联芳,李凡,邢晋放,史秋生,高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

关键词: 超声检查;造影剂;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

摘要: 目的探讨CEUS定性诊断不同大小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根据甲状腺结节的最大径,将2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329个结节分为小结节组(最长径≤1cm,n=166)和大结节组(最长径>1cm,n=163)。采用χ2检验分别比较2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EUS特征的差异,并对CEUS特征进行赋值评分,绘制 ...

作者: 李朝军,杨青,白云,李万斌,高峰,杜联芳,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超室)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 第20卷 第8期 P522-525

关键词: 超声检查;造影剂;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压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及其定量指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S)患者62例(脑梗死组)和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住院无心脑血管症状患者54例(对照组),选取颈动脉优势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脱机定量分析获取斑块时间-强度曲线强度均值(TIC- ...

作者: 李朝军,高峰,李春晓,王枫,杜联芳,罗向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超室)

出处: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8

关键词: 超声造影(CEUS);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环境压力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定量指标,初步探讨斑块环境压力对CEUS定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急性缺血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stroke,LAA ...

作者: 卢战军,胡洋洋,李思思,臧丽娟,蒋巍亮,吴坚炯,巫协宁,曾悦,王兴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消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病理生理学;白细胞介素类/代谢;免疫组织化学;印迹法,蛋白质;随机对照试验;疾病模型,动物

摘要: 目的:研究IL-35在炎性肠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BALB/c雌性小鼠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口服4% 葡聚糖硫酸钠7 d)、IL-35组(口服4% 葡聚糖硫酸钠7 d,第2~5天腹腔注射IL-352μg/d),每组10只.每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7 d后处死 ...

病理中心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力量的学科,实力雄厚,具有发展后劲。每年完成常规病理诊断近3万例,诊断例数在上海市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诊断水平居于上海市病理界先进行列。在上海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查中,连续多年获得最高分,在2006年医院管理年检查中获得满分,2006—2008年荣获虹口区医学会优秀学组和表扬学组。

本学科拥有现代化的病理科仪器和设备,包括全自动脱水机、全自动染色基、全自动封片机、快速组织处理仪、冰冻切片机等,还备有多头显微镜、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投影系统和示教室等供教学使用。

病理科现有教职员工2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高职3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在职读硕士2人。本学科十分注重在学科发展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发展学科。目前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6人,在职读硕士2人。近年来在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和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并协助和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