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室团队导航 - 病理中心
相关导航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220 中文
  • 4 外文
年代
  • 任何
  • 7 2021
  • 13 2020
  • 23 2019
  • 28 2018
  • 16 2017
  • 26 2016
  • 9 2015
  • 10 2014
  • 8 2013
  • 12 2012
  • 7 2011
  • 8 2010
  • 47 2000-2009
  • 10 1990-1999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191 中文期刊
  • 20 中文会议论文
  • 9 中文专利
  • 4 外文期刊
  • 更多
按重要期刊分组
  • 任何
  • 156 国内统计源期刊
  • 9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84 国内核心期刊
  • 80 CA化学文摘(美)
  • 56 文摘杂志(俄)
  • 更多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10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1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7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7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7 中华病理学杂志
  • 更多
科室简介: 成果数量:22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力量的学科,实力雄厚,具有发展后劲。每年完成常规病理诊断近3万例,诊断例数在上海市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诊断水平居于上海市病理界先进行列。在上海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查中,连续多年获得最高分,在2006年医院管理年检查中获得满分,2006—2008... [详细]

本科室知名学者:
本科室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徐燕,赵爱光,赵秋枫,朱晓虹,曹妮达,刘天舒,赵刚,郭伟剑,孟志强,丁红华,刘丽坤,朱莹杰,顾缨,韩颖盈,高峰,王强,陶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一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放射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第32卷 第4期 P22-27

关键词: 晚期胃癌;女性;生存期;中医药疗法;健脾;化疗;多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对女性晚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多中心采集女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总生存期(OS)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中位OS,各因素组间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生存分布差异,并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 ...

作者: 蔡应娱,邢晋放,金宇飚,杜联芳,杨亚汝 (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 第19卷 第2期 P126-128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微小强回声征象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79个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微小强回声征象在质地、数量及位置方面的差异。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其内部结构、微小强回声数量及其位置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 ...

作者: 邹沪煌,于红,陈宇清,贲素琴,李强,周新,李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中心)

出处: 国际呼吸杂志 2017 第37卷 第18期 P1390-1393

关键词: 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特征

摘要: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13篇国内文献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但症状缺乏特 ...

作者: 王敏,张威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出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基因突变 信号通路

摘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0世纪90年代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一直较为稳定,但之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快速升高,相比于同期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升高最快[1-2]。目前,甲状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为第5位。95%的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 ...

作者: 宋方彬,李善宝,吴珺艺,王晔,张建兵,秦钧,金涛,徐军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第32卷 第9期 P787-788

摘要: Luminal型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亚型,虽然预后相对较好,但复发转移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Ki-67是判断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主要指标,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则具有调节乳腺癌生长和分化的功能,PR缺失可能是恶性增殖和激素治疗抵抗因素之一[1].近年Ki-67、 ...

作者: 肖新华,俞淼,吴云昭,吴英理,刘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腺花素 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摘要: 目的 ·探讨腺花素(Aden)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与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Aden处理MM细胞H929、U266不同时间后,采用锥虫蓝排斥测试法检测细胞密度与活率;不同浓度Aden处理H929、U266细胞24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Annexin V-APC/P ...

作者: 赵初娴,高峰,戎殳,尚明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第37卷 第12期 P1710-1714

关键词: Castleman病;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利妥昔单抗

摘要: 1例24岁男性患者具急性肾炎综合征、肝功能损害、血免疫学异常合并肠系膜巨大包块,经肾穿刺和肠系膜包块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Ⅴ+Ⅲ型',合并Castleman病,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后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随访第3个月狼疮性肾炎部分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SLEDAI)由20分(重度活动) ...

作者: 林军,杨道华,陆苏,华莹奇,陈安,田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

关键词: 骶骨 神经鞘瘤 经典型神经鞘瘤 富于细胞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节细胞神经瘤

摘要: 目的: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发生在骶骨的神经源性肿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手术预后。结果:21例中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44.9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 ...

作者: 胡烨,高峰,姚升宇,陈旭明,吴晴,王春刚,王理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 2017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放射治疗 胰腺癌 Caspase-3

摘要: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裸鼠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接种于24只裸鼠并成功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HIFU组,放疗组(10Gy×3次),HIFU+放疗组。观察肿瘤体积变化、治疗急性损伤情况,再取肿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C ...

作者: 林军,杨道华,华莹奇,陈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 第33卷 第4期 P417-421

关键词: 骶骨肿瘤 富于细胞神经鞘瘤 经典型神经鞘瘤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 目的 探讨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发生于骶骨的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8例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镜下见富 ...

病理中心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要力量的学科,实力雄厚,具有发展后劲。每年完成常规病理诊断近3万例,诊断例数在上海市各大医院中名列前茅,诊断水平居于上海市病理界先进行列。在上海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查中,连续多年获得最高分,在2006年医院管理年检查中获得满分,2006—2008年荣获虹口区医学会优秀学组和表扬学组。

本学科拥有现代化的病理科仪器和设备,包括全自动脱水机、全自动染色基、全自动封片机、快速组织处理仪、冰冻切片机等,还备有多头显微镜、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投影系统和示教室等供教学使用。

病理科现有教职员工2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高职3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在职读硕士2人。本学科十分注重在学科发展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发展学科。目前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6人,在职读硕士2人。近年来在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和完成多项研究课题,并协助和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