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导航
语种
  • 任何
  • 4965 中文
年代
  • 任何
  • 1 2025
  • 21 2024
  • 8 2023
  • 44 2022
  • 5 2021
  • 50 2020
  • 76 2019
  • 35 2018
  • 188 2017
  • 211 2016
  • 179 2015
  • 445 2014
  • 431 2013
  • 347 2012
  • 372 2011
  • 401 2010
  • 2033 2000-2009
  • 33 1990-1999
  • 13 1989以前
科室团队
  • 任何
  • 532 神经内科
  • 378 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 301 眼科临床医学中心
  • 233 内分泌代谢科
  • 203 骨科
  •     更多
作者
  • 任何
  • 76 李凡
  • 37 王兴鹏
  • 36 陈岗
  • 26 唐孝达
  • 24 沈华
  •     更多
文献类型
重要期刊
检索结果:检索 返回 4965 结果。
保存本页
排序:

作者: 马爱梅,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在过去的5年中,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癫痫的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其他抗癫痫药物及外科手术相比较,迷走神经刺激术在治疗癫痫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新近发表的研究情况客观的评价迷走神经刺激术,内容包其作用机制,长期稳定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其对于癫痫以

作者: 吴云成,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目的研究特发性震颤(ET)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3年收治的38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发病年龄16~65岁。平均35.6±14.7岁,有家族史者10例(26.3%)。所有患者均为隐袭起病,病程6个月~36年,平均96个月,其中

作者: 赵永波,孙伯民,李殿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尽管左旋多巴类药物能很好地控制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但往往几年以后药物疗效逐渐减退,开-期明显减少,关-期延长,出现临床波动、开-关现象以及药物所致的异动症。90年代初开始盛性的苍白球毁损术显示出在改善帕金森病的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特别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目

作者: 丁莉莉,谢松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2004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2004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摘要: 目的观察肾同种移植急性排斥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实验组,即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出现肾功能衰竭(CRF)并经抗排异治疗未逆转的患者进行透析前后sFas、sFasL的检测。结果对照组(n=30)sFa ...

作者: 马爱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东莨菪碱对慢性印防己毒素(PTX)点燃模型大鼠惊厥行为及其对动物脑组织中谷氨酸,氨基丁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含量的影响,证明东莨菪碱的抗惊厥作用并试图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PTX制成慢性点燃模型,观察并比较东莨菪碱和卡马西平对点燃模型惊厥行为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束后取出鼠脑 ...

作者: 汪芳,孙宝贵,陈岗,庄文燕,薛吉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 , 2004 年

摘要: 目的介绍右心室起搏导致膈肌痉挛的处理经验。方法患者64岁。因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给予体内埋藏式DDD型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常规从左侧锁骨下穿刺锁骨下静脉并置入右心室和右心房电极,右心室顺利进入右心室心尖部并开始测定其电压、电流、阻抗和灵敏度。患者突感剧烈的心前区疼痛且难以忍受,观察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 ...

作者: 赵永波,李钰,王枫,王乔树,张贵寅,关振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目的构建pcDNA3.1(+)GDNF真核表达质粒并了解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将GDNF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法转染真核细胞,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其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酶切鉴定及测

作者: 刘文文,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1993从大鼠B49细胞分离纯化才发现的一种新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ophicfactor,NTF)。它在结构上与转化生长因子-β超级家族的分子相似,因而人们也将其归为该 ...

作者: 王晓梅,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成年哺乳动物脑对各种损伤是十分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对神经再生和组织解剖结构的重塑有限制作用。二种观念一度使我们对神经系统内源性修复机制的效应产生怀疑,其一:内源性神经祖细胞

作者: 郭春妮,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中国江苏南京 2004

会议录: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2004 年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髓萎缩症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报告一例原发性脊髓萎缩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此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结果原发性脊髓萎缩症是一类原因尚不明确的脊髓变性疾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