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公济珍藏
相关导航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31 中文专利
  • 21 外文期刊
  • 7 中文期刊
  • 7 外文专利
  • 更多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38 中文
  • 28 外文
按重要期刊分组
  • 任何
  • 18 SCI科学引文索引(美)
  • 9 SCIE
  • 5 国内统计源期刊
  • 4 EI工程索引(美)
  • 4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更多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2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2 Journal of Clin..
  • 2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1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更多

杜联芳

  • 职称:主任医师、博导
  • 研究方向:擅长于应用超声造影鉴别各种实性肿瘤和肝移植、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尤其对小肝癌、小肾癌、小膀胱癌和小胰腺癌等的早期发现具有独到见解。
  • 所属科室:超声医学科
  • 成果数量:66条,属于本单位的个人成果66条
  • 简介: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超声医学科行政主任,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器官移植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腹部学组组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鉴定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2项。发表论文百...

    详细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苏一巾,杜联芳,方敏,夏瑾,徐先明,洪建国

出处: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8 第2期 P132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轻中度HIE的住院新生儿在出生后24h、48h和72h连续进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脑实质回声的变化,测量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peak velocity,Vs ...

作者: 苏一巾,杜联芳

出处: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6 第6期 P528-528

摘要: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安全、价廉的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眼部疾病的诊断。然而关于泪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国内外报道很少。现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泪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作者: 李凡,杜联芳,邢晋放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 第9期 P1399-1402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剂SonoVue在正常人的肾动静脉通过时间(RAVTT),以及比较RAVTT在肾功能正常者与异常(慢性肾病2期)患者间的差异,探讨其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对69例成人肾脏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病例组42例(包括肾脏有良、恶性占位的患者及慢性肾病2期患者,分别为7例、25例和10 ...

作者: 杜联芳,魏建平,邢晋放,杨亚汝,彭志海,陈国庆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第15卷 第7期 P504-507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或可疑病变的肝移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造影剂(SonoVue)用量2.4 ml,机械指数0.06~0.08,采用肘静脉或术中静脉留置管快速团注,14例患者注射1次,10例患者注射2次,2例患者注射3次,记时器与录像机 ...

作者: 杜联芳,李凡,姜露莹,许小云,路光中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第15卷 第11期 P813-815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剂及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在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可疑肾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实时超声造影。比较造影剂灌注时相、变化规律,并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造影提示肾恶性肿瘤23例,其中皮质期快速强化21例,缓慢强化2例;快速廓清4例,缓慢廓清17例,延迟廓清2例。肾血管平 ...

作者: Li Fan;Du Lian-fang;Xing Jin-fang

出处: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2006 Vol.22 No.9 P1399-1401

摘要: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nal arteriovenous transit time (RAVTT)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SonoVue) in healthy adults, and to ...

杜联芳主任医师、博导简介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超声医学科行政主任,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器官移植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腹部学组组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鉴定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专著1部,指导博士生、硕士生20余名。从医30年,有丰富的超声工作经验,在应用超声造影诊断小肿瘤、微小肿瘤、器官移植并发症等方面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