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选后请按 确定 "
作者: 张镜人,杨天权,郑秀春,孙瑾,俞际春,何清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1995 第9期 P393-396
关键词: 脉象图 频域指标 时域指标 典型相关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一个因素集团和另一个因素集团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129例受试者的脉搏波谐波幅值M_1~M_8和初相角P_1~P_8与时域指标(M、H_5、N、H_1、H_2脉图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谐波幅值与初相角之间的关系。上述3组因素集团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0.6787 ...
作者: 俞兴祥,张曼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 第29卷 第4期 P25-26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降脂
摘要: 自拟降脂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36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俞兴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曼韵(200021)(200085)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药降脂自1989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降脂通脉汤治疗因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的高脂血症患者36例,取得较为...
作者: 张镜人,杨天权,郑秀春,孙瑾,俞际春,何清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1995 第10期 P435-437
关键词: 脉象图 频域分析 谐波
摘要: 本文对159名正常成人脉图的谐波幅值和初相角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例脉图应用频域分析软件包计算其八次谐波的幅值M_(1~8)和初相角P_(1~8)统计结果如下:谐波幅值M_(1~4),M_7,M_8与实足年龄呈显著相关(P<0.02~0.0001),谐波初相角P_1、P_6、P_8、P_3、P_4、P_ ...
作者: 邱建新,谢桐,王祥慧,徐达,徐琴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透析移植中心)
出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5 第10卷 第1期 P10-12
关键词: 肾移植 糖尿病
摘要: 通过本移植中心肾移植病人发生糖尿病病例的临床研究,发现肾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24%,好发于年龄较大、血环孢素A(CsA)浓度较高、肝功能有异常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受者,其发生与CsA的应用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与一般糖尿病相类似,但感染发生率较高(90%),治疗方法除常规应用胰岛素、降糖药外,应首 ...
作者: 邬伟秀,郭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免疫室)
出处: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5 第15卷 第4期 P248-249
关键词: 天花粉 红细胞免疫粘附 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
摘要: 本文通过体外天花粉作用于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旁路激活与粘附补体途径的比较实验,证明在适合的实验条件下可增强红细胞对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本文对其机理与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作者: 何联珠,陈维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华东医院)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1995
摘要: 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程序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即估计,计划,实施和评价。一、估计阶段1.说出估计的目的.除此之外,还有①提供资料,为分析,判断及正确作出护理诊断或找出护理问题打好基础.②使病人得到整体的,而不是分散的护理.③改进护理实践的方法,提高护理水平.④为
作者: 丁言德,邬扬镳,吴文俊,王祥慧,徐琴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研究室)
出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5 第10卷 第1期 P4-6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单克隆抗体 肾移植 免疫预示
摘要: 应用CD系统单克隆抗体(McAb)对364例异体肾移植受者进行814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观察到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治疗后CD4+/CD8+较用CsA前明显降低(P<0.01)。动态观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CD4+/CD8+回升,当比值>1.2时,提示有排斥危险,与未排斥组相比 ...
作者: 张政,徐琴君,谢桐,山根兴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研究室 (200083);上海市放射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5 第10卷 第3期 P141-143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发病机理 促红细胞生成素
摘要: 对5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补充人类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其肾性贫血的纠正情况,结果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由38.32±14.62mU/ml升到53.85±16.95mU/ml,略高于正常人群水平(48.00±17.70mU/ml),同时血红蛋白升至89±13g/L,红细胞压 ...
作者: 黄恭康,李豪青,吴晓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5 第18卷 第2期 P143
关键词: 可吸收缝线;聚甘醇碳酸缝线;显微动脉吻合
作者: 蔡小荪,戴听涛
出处: 上海医药杂志 1995 第16卷第2期 P39-40
关键词: 黄芪;中医;妇产科
摘要: 黄芪,原名黄耆,始载于《本经》,是一味临床沿用补药。《本草纲目》时珍曰:“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 气血乃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和动力,藉经络运行周身,以供应机体的需要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妇女以血为本。但血之生、之行、之摄,皆有赖于气。如妇女气血充沛,互相协调,则五 ...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