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导航
语种
  • 任何
  • 290 中文
年代
  • 任何
  • 1 2020
  • 8 2019
  • 11 2018
  • 10 2017
  • 6 2016
  • 9 2015
  • 27 2014
  • 9 2013
  • 20 2012
  • 29 2011
  • 34 2010
  • 179 2000-2009
  • 38 1990-1999
  • 1 1989以前
科室团队
  • 任何
  • 1289 消化科
  • 1147 眼科临床医学中心
  • 983 普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 970 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 887 心内科
  •     更多
作者
  • 任何
  • 415 王兴鹏
  • 324 巫协宁
  • 288 谢桐
  • 275 张皙
  • 271 唐孝达
  •     更多
文献类型
重要期刊
  • 任何
  • 12933 国内统计源期刊
  • 9523 CA化学文摘(美)
  • 9047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7723 国内核心期刊
  • 4449 文摘杂志(俄)
  •     更多
检索结果:检索 返回 27455 结果。
保存本页
排序:

作者: 许群,黄大德,徐琳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实用内科杂志 1990 第10卷 第2期 P77-79

关键词: 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异搏定

摘要: 近年来,钙拮抗剂已成为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药物,其中尤以异搏定为常用。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用异搏定治疗后症状和运动耐受量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了1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梗阻型和非

作者: 胡伟国,张立方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90 第14卷 第3期 P159-161

关键词: 肌松监测仪 研制

摘要: 一、引言肌松药是全麻的主要辅助药,用于手术中顺利地调节肌松程度。临床麻醉中,神经肌肉功能的监测过去仅凭扶助呼吸时的皮囊阻力或外科医师在手术操作时的肌松的感觉来评定,这显然是不够的。利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进行监测可帮助做到肌松药的合理用药,这对保证手术期间充分肌松且预防麻醉

作者: 俞壮林,万夷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

出处: 中国医院管理 1990 第9期 P44-46

关键词: 医疗服务利用 统计指标体系 健康状况 联合国 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问题 人口比例 统计体系 评价 生活能力

摘要: 一、引言健康和医疗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是社会统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研究与健康和医疗服务有关的社会问题中产生的。设置健康和医疗眼务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为了从数量方面来描述和反映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其医疗服务的发展程度。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它为全面衡量、评价和研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数量依据。 ...

作者: 沙济民,许超飞,黄宗明,范呜华,易光宗,何亚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0 第1期 P87-90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初步应用 生理参数 医学控制 实验阶段 连续硬膜外麻醉 数字显示 自动控制系统 血压表 血压计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进展,利用数字PID调节器(Pressure Impassible Detector,PID)在现代临床医学控制生理参数方面,国外已取得较大成绩。国内起步较迟,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我院在临床硬膜外麻醉及手术中应用了由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

作者: 黄恭康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骨科杂志 1990 第10卷 第1-6期 P147-148

作者: 邹寿南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0 第24卷 第1-6期 P249-250

作者: 杨虎天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1990 第29卷 第5期 P307

作者: 周柱,邬伟秀,施文霞,陈薇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0 第11卷 第1期 P39

作者: 蔡凯华,赵保华,胡永伟,王仁绪 (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上海市纺职二院病理科;上海市新华医院病理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0 第11卷 第1期 P46-48

关键词: 乳腺恶性淋巴瘤

摘要: 本文报告10例乳腺恶性淋巴瘤,原发性7例,继发性3例。根据1985年成都会议修订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类标准,5例为核裂- 无核裂细胞性;1 例核裂细胞性;2 例无核裂细胞性;2 例淋巴浆细胞性。其中两例作过单克隆B细胞标记,结果1例κ阳性,κ阴性,另1例两者皆阴性。本组10例皆起源于B细胞。根据文献报 ...

作者: 杨涵铭,盛振华,李谋秋,冯慰如,张力方,柯建国,张燕,刘忠豫,滕成基 (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急诊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

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1990 第10卷 第5期 P44-46

关键词: 监护仪  研制  临床应用

摘要: 1989年下半年,华山医院急诊科选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研制的SD9000监护仪10台,建立第2单元急诊ICU5个床位,该机亦作为第一年单元4个床的备用设备。使用该监护仪已连续运转9个月以上,共监护各类病人100多例,取得良好

已保存题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