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作者】张世杰,张皙,朱琦
  • 【作者单位】张世杰,ZHANG Shi-jie(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100034);张皙,朱琦,ZHANG Xi,ZHU Qi(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80)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年份】2011
  • 【卷号】第29卷 第7期
  • 【关键词】血-视网膜屏障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趋化因子  白介素-1β
  • 【ISSN】2095-0160
  • 【分类号】R774.01;|R988.1
  • 【摘要】背景 白介素1β(IL-1β)等细胞因子与血-视网膜屏障损害关系密切,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主要由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传导通路介导.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Genistein对IL-1β诱导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的影响,探讨PTK信号转导通路在血-视网膜屏障损害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24只玻璃体腔内注射2mg/L IL-1β 10ng建立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的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IL-1β模型组和0.2、1、5μg Genistein干预组.Genistein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后立即用1μl各剂量Genistein行玻璃体腔内注射,IL-1β模型组应用1μl DMSO以同样的方法注射.分别于注射后3h和47h每组各取2只鼠经颈静脉10s内快速注射Evans blue(45mg/kg)并收集动脉血,检测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分别于玻璃体注射后4h和48h收集视网膜,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学变化,RT-PCR法观察视网膜中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视网膜中MCP-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玻璃体腔注射Genistein后,视网膜与血浆Evans blue比值明显下降,各组间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h=7.510,P=0.010;F48h=5.960,P=0.019);随着玻璃体腔注射Genistein的剂量增加,Genistein各剂量组的视网膜与血浆Evans blue比值逐渐下降,与IL-1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IL-1β在玻璃体腔注射后4h视网膜血管扩张并有炎性细胞浸润,注射48h后上述症状减轻,而Genistein干预组视网膜血管反应轻,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RT-PCR法结果显示,各剂量Genistein组玻璃体腔注射后视网膜中IL-8 和MCP-1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与IL-1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Genistein大鼠神经视网膜中MCP-1蛋白表达与IL-1β组比较明显减弱.结论 PTK抑制剂Genistein通过抑制IL-1β诱导的视网膜趋化因子的分泌及减少白细胞在视网膜中的浸润,进而减轻IL-1β诱导的血-视网膜屏障损害.Genistein的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

  • 进入大医系统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