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 【作者】于青,张郁苒,池琦,郁佩青,袁伟杰
  •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 【出处】中国血液净化
  • 【年份】2009
  • 【卷号】第8卷 第6期
  • 【页码】301-304
  •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瘤样形成
  • 【分类号】R318.16
  • 【摘要】目的 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长期透析1~32年患者350例,339例前臂内瘘、9例上臂内瘘、2例移植内瘘.常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内瘘穿刺方法为阶梯式或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或弹力绷带压迫法.有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A组,无瘤样扩张的患者作为B组.结果 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A组)42例(12%),29例(69%)血管瘤样扩张的患者伴高血压,但和B组61%高血压患病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57.1%)患者为透析10年以上的长期透析患者,仅9.6%为透析5年以下患者.42例患者前臂内瘘35例,上臂内瘘6例,移植内瘘1例.主要发生于穿刺点部位的瘤样扩张29例,近吻合口的瘤样扩张8例,静脉全段扩张3例,假性动脉瘤2例.A组采用局域穿刺的比例为69%,远高于B组21%(P<0.01).2/3的上臂内瘘患者伴血管的瘤样扩张.内瘘吻合方式、透析后止血方式、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对瘤样扩张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与局部反复穿刺、内瘘部位、高血压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预防内瘘的瘤样扩张对内瘘的长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

  • 进入大医系统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