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济文库!
导航
语种
  • 任何
  • 9047 中文
  • 156 外文
年代
  • 任何
  • 82 2024
  • 19 2023
  • 101 2022
  • 155 2021
  • 237 2020
  • 255 2019
  • 278 2018
  • 296 2017
  • 284 2016
  • 297 2015
  • 345 2014
  • 376 2013
  • 364 2012
  • 370 2011
  • 346 2010
  • 3371 2000-2009
  • 1242 1990-1999
  • 781 1989以前
科室团队
  • 任何
  • 537 眼科临床医学中心
  • 493 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 427 普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 386 骨科
  • 338 消化科
  •     更多
作者
  • 任何
  • 200 唐孝达
  • 173 谢桐
  • 163 庄心良
  • 150 王兴鹏
  • 126 张皙
  •     更多
文献类型
重要期刊
  • 任何
  • 920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6226 国内核心期刊
  • 6196 CA化学文摘(美)
  • 6132 国内统计源期刊
  • 2952 文摘杂志(俄)
  •     更多
检索结果:检索 返回 9203 结果。
保存本页
排序:

作者: 王浩然,任廷桂,周公南,李鸿儒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1964 第12卷 第2期 P174-176

作者: 鄒仲,尚克中,朱世标,郁立仁,方兰珍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市公交职工医院内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64 第9卷 第3期 P247-250,287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或浆細胞骨髓瘤为骨髓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病以前认为是較少見的疾病,但据欧、美、澳三洲13个国家的調查,其中10个国家本病的死亡率每年每百万人中为6.2~16.4人,共发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趋势。本病临床及X綫表現是多样化的或很不明显,致易发生誤診或漏診。国內对本病的注意近来也漸提高,至1963 ...

作者: 霍銮锵,方作平,王慰年,杨明训,侯明钟,颜和昌,巫协宁,袁炳勋,刘忠豫,陈爱芬,陈雄斌,徐德珍,屈桂莲,李美玲,屠雨卿,张薇茵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继电器厂)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1964 第50卷 第4期 P219-224,240

摘要: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心脏直视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疗法是使用心电起搏器控制心室搏动频率,借以增进心脏排血功能,改善全身血液供应,使病人能渡过危险,等待有效自动节律的恢复。(1)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近年来亦有采用人工心电起搏器治疗而取得良好成效的。(2)作者等有监于此,自1960年 ...

作者: 唐立吾,蔡鹤群,林元英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病理室)

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64 第10卷 第1-6期 P215-217,254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绝大多数是属于良性疾患。习惯上常将局限于子宫肌层的称为\'内在型\',发生于子宫以外其他部位或其他器官的称为\'外在型\'。至于内在型内膜异位症转化为恶性肿瘤,Kumar氏称文献上至1958年连他自己报告的一例在内,仅10例。我院于1961年1月至1963年1月, ...

作者: 林元英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64 第10卷 第2期 P90-93

摘要: 我院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全是经腹部做的。1957年以前,手术方式一般是采用改变Wer-theim-Bonney氏法,即输尿管只往下推移,主韧带拿得不多,盆腔淋巴结不作常规清扫。1957年以后,改用改变Meigs-Okabayashi氏法,我们称之为腹部广泛性切除术。手术操作,我基本上已于1960年报告过 ...

作者: 酆豫增,顾润华,奚淑静,黄耀章,王泳鑫,王福淇,林元英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同位素实验室)

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64 第10卷 第1-6期 P365-368

作者: 唐立吾,蔡鹤群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病理室)

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64 第10卷 第1-6期 P480,517

摘要: 子宫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我院于1961年初发现一例,特报告如后: 患者女性,27岁,于1961年1月12日入院。主诉为月经过多、头痛及发现腹内有肿块二月余。以往月经准,近二月来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有血块,并伴显著头痛。自己在下腹部摸到肿块,每于多走路或劳累后有阵发性牵引痛。18岁结婚,足月产二 ...

作者: 李宝华,李立咸,谢桐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1963 第11卷 第2-5期 P372-374,2

摘要: \'腹腔降温的临床应用\'一文,是作者等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这种降温方法的经验报道。作者的经验证明,这是一种适合于腹部外科手术的降温方法,在某些方面优于冰水浴法。在临床上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确定手术时有降温的必要;其次还需要考虑病人情况和病变性质是否适宜于这种降温方法。在需要阻断 ...

作者: 李宝华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1963 第11卷 第2-5期 P383-385

摘要: 直腸良性狭窄过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生于20~40岁之女性。本病之治疗除早期可采取保守疗法外,晚期病例均须手术治疗。但有关手术方法却不统一,且意见分歧。扩张术、结腸造瘘术、直腸切除术等虽可减轻或

作者: 谢桐,黄正,徐秋鑫,徐世明 (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科;上海市立儿童医院外科)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1963 第11卷 第2-5期 P397-398

已保存题录(0)